首页
研究院概况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资源共享
联系我们
讲座回顾:王雪梅教授:新质生产力视阈下的外语教材研究
发布时间: 2024年06月03日
分享  

      6月2日上午,“外语教材研究名家讲坛•第五季(2024)”第六期举办,特邀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作线上讲座,题为“新质生产力视阈下的外语教材研究”。讲座通过微信视频号“外教社高教发布”进行直播,共有2995人在线观看。

      名家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与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讲座围绕本年度外语教材研究项目的课题申报,旨在梳理选题方向,厘清申报思路,助力提高申报质量,提升外语教材研究水平。

       王雪梅教授首先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她提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以创新为特点,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王教授从高科技生产力、绿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社会服务模式等方面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具体解读。同时,王教授从外语教材的视角,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对教材研究的影响。她强调,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包括数字赋能、智慧教育、VR应用和人机协同教育等,需要我们关注教材的智能性和教育性、统一化与个性化等问题。

 

       接下来,王教授从教材学的角度,界定了外语教材的内涵,梳理了外语教材的发展史,并结合文献分析了外语教材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外语教材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外语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优化路径。王教授还进一步探讨了外语教材建设需要聚焦的主要内容。她认为,对于教材研究而言,要重视外语教材建设中的数字化转型、学科素养思政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要求,关注本土需求和编纂教材的历史经验。

      为了阐明外语教材理论研究的选题范畴、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王教授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经典议题和新兴议题。王教授还介绍了国内外外语教材理论体系建构、外语教材编写、外语教材评估、外语教材开发、外语教材与外语教学等主题的代表性研究,深入探讨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未来外语教材理论研究的启示,同时评析了内容分析法、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最后,王教授对今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的课题申报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指导。王教授指出,外语教材理论研究可关注教材编写、教材二次开发、教材评价等领域的真问题,探寻相关教材编写、运用、评估等方面的规律,从而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指导教材研究与应用实践。针对研究设计,王教授以具体案例阐释了如何清晰聚焦研究问题、全面精准做好文献综述、对应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厘清研究框架思路、提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同时,她强调了前期成果、参考文献及写作规范对于课题申报成功的重要性。此外,王教授总结分析了以往课题申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从内容、技术、操作层面对课题申报提出建议。

      在讲座问答环节,观看直播的观众踊跃提问,与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讲座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邵海华副主任主持。她表示,王老师从事外语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多年,在外语教材理论研究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一直走在教材理论研究的学术前沿。本次讲座中王老师对理论的梳理、对研究前沿的解读、对研究案例的分析,为开展外语教材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为教材研究院及出版社今后外语教材的编写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热忱欢迎大家积极申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2024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教材研究院后续的学术活动。